河海大学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210098
电话: (025) 8378-7362; 传真: (025) xxxx-xxxx
信箱: hzchun@hhu.edu.cn
数字水文及大尺度水文模型
水文物理规律
全球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
生态水文学
黄河中游典型支流产汇流特性变化研究,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所,2002-2005,负责人
黄河下游自然耗水量分析,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所,2004-2005,负责人
黄河小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子项目――分布式水文模型预报系统,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2004-2005,负责人
小浪底水库暴雨致洪预警系统研究,2002年度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3-2005,专题负责人
太湖流域典型区面源污染数学模型研究,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水资源监测局,2004-2006,负责人
气候与山西省水资源脆弱性研究,山西省气象局,2005-2007,负责人
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水资源影响及预测研究(CCSF2006-36),中国气象局,2006-2007,负责人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地表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水利学会水文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2年
"邯郸市地下水资源管理系统",2001年河北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经济预警理论方法与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2003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气候异常对我国水资源及水分循环影响的评估模型研究",2003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
"黄河防洪预报调度与管理(耦合)系统",200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黄河水利委员会创新成果(理论技术类)一等奖
"洞庭湖疏浚工程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与应用",2005年湖南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洞庭湖湿地发展模式研究,2006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和气象水文预报,2006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郝振纯,李丽,王加虎,王振华,史学丽,2007,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32(3):425-432
刘艳菊*,郝振纯,2007,相关空间插值方法及MatrixVB在水文插值中的应用,水利科技与经济,13(1):46-48
杨传国*,余钟波,林朝晖,郝振纯,2007,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数字流域提取方法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6(1):68-76
于翠松*,安玉坤,郝振纯,2006,济南市小清河水生态治理对策研究,海河水利,2006.1:21-23
魏林宏,郝振纯,李丽,2006,降雨空间尺度对径流模拟的影响研究,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17(6):19-23
金鑫*,郝振纯,张金良,2006,非点源污染模型中土壤侵蚀因子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5(2):105~110.
金鑫*,郝振纯,张金良,王加虎,李丽,2006,黄河中游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研究,水利水电技术,37(12),11-15
金鑫*,郝振纯,张金良,2006,黄河中游水沙频率关系研究[J],泥沙研究,2006(3):6~13.
金鑫*,郝振纯,张金良,2006,水文模型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水土保持研究,13(4):197~199
朱长军*,周继红,郝振纯等,2006,地下水非达西渗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三峡大学学报,28(6):485-487
朱长军*,郝振纯等,2006,河流水质模拟的灰色有限差分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8(3),433-436(EI06289997262)
薛联青,郝振纯,2006,Nutrient exchange and release experiment and its simulation study in lake water-sediment interfac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8(3),591-595(EI063110035218)
朱长军*,郝振纯,刘德东,周继红,2006,地下水污染的灰色有限差分模型的修正解,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2),87-89(EI06269966880)
郝振纯,王加虎,李丽,王振华,王玲,2006,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水资源的影响,冰川冻土,28(1),1-7
朱长军*,郝振纯,黄夏坤,周继红,2006,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运移的灰色数值模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5(4),618-619
陈启慧*,郝振纯,夏自强,姜翠玲,崔鹏,2006,葛洲坝对长江径流过程的影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5(4),522-526
李晓宇*,郝振纯,王玲,2006,黄河下游河道蒸散发试验,人民黄河,28(5),26-28
朱长军*,郝振纯,赵秀娟,周继红,李树文,2006,启动压力梯度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5),65-67
朱长军*,郝振纯等,2005,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法在地下水动态预测中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4(增刊),260-262(EI 06159819976)
王加虎*,郝振纯,李 丽, 2005,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研究综述,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全国第三届水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77-87
池宸星*,郝振纯,王 玲等,2005,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岔巴沟产汇流特性变化研究,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全国第三届水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19-124
金鑫*,郝振纯,张金良,滕翔,任伟,2005,建立黄河中游泥沙频率曲线的可行性初步研究,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郝振纯,王加虎,李丽,王振华,2005,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431-437
史玉品*,郝振纯等,2005,Climate Change in Upper Yellow River in Recent Years and its Effect on Inflow of Longyangxia Reservoir,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Keeping Healthy Life of the River,Volume II,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Press,430-436
王加虎*,郝振纯,李丽,2005,河道矢量化的深弘演进模型研究,水利学报,36(8),972-977(EI 05389375737)
陈启慧*,夏自强,郝振纯,李琼芳,2005,计算生态需水的RVA法及其应用,水资源保护,21(3),4-5
池宸星*,郝振纯,王玲等,2005,黄土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产汇流模拟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4(3),101-108
郝振纯,池宸星,王玲等,2005,DEM空间分辨率的初步分析,地球科学进展,20(5),499-504
王加虎*,郝振纯,李丽,2005,基于DEM和主干河网信息提取数字水系研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2),119-122
郝振纯,王加虎,李丽,章四龙,2005,Channel Network Tool-I的原理与功能,水文,25(2),15-19
陈启慧*,郝振纯,崔广柏等,2005,太湖底泥总磷含量特征分析, 水利水电技术,36(3),13-14
魏林宏*,黄朝阳,郝振纯,2005,人工神经网络预报降雨技术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勘察科学技术,第1期,37-40
霍勇峰*,郝振纯,2004,长江中游城- 螺段清淤工程水力计算分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15(4),44-47
魏林宏*,郝振纯,李丽,2004,不同分辨率DEM的信息熵评价及其对径流模拟的影响,水电能源科学,22(4),1-4
李 丽*,郝振纯,王加虎,2004,一个以DEM为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水电能源科学,22(4),5-7
魏林宏*,郝振纯,2004,DEM的信息熵评价及其分辨率变化对径流模拟的影响,中国水文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全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137-141
李 丽*,郝振纯,杨向辉,王 玲,2004,三小间分布式预报模型的构建,中国水文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全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266-269
王加虎*,郝振纯,李 丽,2004,由DEM和栅格化河网自动提取虚拟水系研究,中国水文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全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453-457
陈启慧*,崔广柏,郝振纯,孙 宁,2004,太湖底泥营养物含量特征分析与评价,中国水文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全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634-637
李 丽*,郝振纯,杨向辉,王 玲,2004,三门峡~小浪底区间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河海大学学报,32(6),648-651
李 丽*,郝振纯,王加虎,2004,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河三门峡~小浪底间的应用探讨,自然科学进展,14(12),1452-1458
郝振纯,池宸星,2004,空间分辨率与取样方式对DEM流域特征提取的影响,冰川冻土,26(5),610-616
霍勇峰*,郝振纯,2004,洪水模拟中的阿克玛插值法分析,东北水利水电,22(7),4-5
冯 杰,张佳宝,郝振纯,穆开功,2004,水及溶质在有大孔隙土壤中运移的研究(II):数值模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4期,77-82
冯 杰,张佳宝,郝振纯,穆开功,2004,水及溶质在有大孔隙土壤中运移的研究(I):田间实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3期,20-24
冯 杰,郝振纯,2004,分形理论在描述土壤大孔隙结构中的应用研究,地球科学进展,19(增刊),270-274
Adil Elkrail*,束龙仓,郝振纯,Omer Kheir,2004,苏丹中部半干旱地区含水层特征的评价,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4(2),29-31
Adil Elkrail*,Shu Long-Cang,Hao Zhen-Chun,2004,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dynamics for Songhuajiang River valley in China,Journal of Hydrodynamics,16(3),332-335(EI 04408391233)
曾 涛*,郝振纯,王加虎,2004,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模拟,冰川冻土,26(3),324-332
魏林宏*,郝振纯,邱绍伟,2004,雷达测雨在水文学中的应用-影响预报精度的因素分析,水利水电技术,35(5),1-4
张 旭*,郝振纯,2004,基于DSP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设计,电脑开发与应用,17(2),25-27
曾 涛*,郝振纯,刘晓群,2004,洞庭湖洪水及其出路问题,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4(1),7-9
曾 涛*,郝振纯,刘晓群,2004,洞庭湖湿地发展模式研究,水文,24(1),14-17
王加虎*,郝振纯,施雅风,姜 彤,曾 涛,2003,气温增加对长江流域参照蒸散发的影响研究,湖泊科学,15(增刊),277-288
薛联青,郝振纯等,2003,Cumulative Environment Effect Analysis of Water Exploitation Based on Compound Ecosystem,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国际会议论文集,727-729,ISBN 7-80163-764-X/X.410
冯 杰*,郝振纯等,2003,Application of CT Scanning Technology to Study Soil Macropore,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国际会议论文集,695-700,ISBN 7-80163-764-X/X.410(ISTP,EI 04398376233)
陈启慧*,郝振纯等,2003,Comparing field test of soil water movement and solutes transportation in undisturbed soil and recompacted soil,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国际会议论文集,46-49,ISBN 7-80163-764-X/X.410(ISTP,EI 04398376157)
Elkrail Adil*,Shu Longcang,Kheir Omer,Hao Zhenchun,2003,Groundwater chemistry in semi-arid areas of Sudan,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国际会议论文集,370-373,ISBN 7-80163-764-X/X.410(EI 04398376194)
Elkrail Adil*,Shu Longcang,Kheir Omer,Hao, Zhenchun,2003,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s in Northern Gezira State, Central Sudan,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19(3),270-274(EI 04037822679)
李 丽*,郝振纯,2003,基于DEM的流域特征提取综述,地球科学进展,18(2),251-256
郝振纯,李 丽,2002,DEM在流域特征提取中的应用,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未来与发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05
郝振纯,苏凤阁,谢正辉,2002,MACROSCALE HYDROLOGICAL MODEL OVER THE HUAIHE RIVER BASIN(英文),气象学报(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6(3),363-373
郝振纯,李 丽,2002,基于DEM的数字水系的生成,水文,22(4),8-10
郝振纯,冯 杰,罗 健,2002,两种土壤大孔隙分布的比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9(2),1-5
郝振纯,冯 杰,2002,水及溶质在大孔隙土壤中运移的实验研究进展,灌溉排水, 21(1),67-71
苏凤阁*,郝振纯,2002,一种陆面过程模式对径流的模拟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7(4),423-432
冯 杰*,郝振纯,2002,水及溶质在有大孔隙的土壤中运移机制研究进展,河海大学学报,30(2),63-70
冯 杰*,郝振纯,刘方贵,2002,大孔隙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灌溉排水,21(3),4-7
冯 杰*,郝振纯,2002,CT扫描确定土壤大孔隙分布,水科学进展,13(5),611-617
白玉慧,冯 杰,郝振纯,2002,水及溶质在有大孔隙土壤中运移的模型研究进展,灌溉排水,21(专刊),16-19
李国芳,夏自强,郝振纯等,2002,田间土壤含水率的统计特性分析,河海大学学报,30(1),11-14
冯 杰*,郝振纯,2001,土壤大孔隙流研究中分形几何的应用进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8(3),9-13
冯 杰*,郝振纯,陈启慧,2001,分形理论在土壤大孔隙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展望,土壤,33(3),123-130
苏凤阁*,郝振纯,2001,水文模型中雨量资料的解集分析及应用,气候与环境研究,6(2),261-266
苏凤阁*,郝振纯,2001,陆面水文过程研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16(6),795-800
罗 健,郝振纯,2001,我国北方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河海大学学报,29(4),61-66
陈启慧*,郝振纯,2001,农田大孔隙对土壤水运动和溶质运移的影响研究,灌溉排水,20(4),1-4
马 腾*,王焰新,郝振纯,2001,神头泉流量衰减原因分析及趋势预测,中国岩溶,20(4),261-268
马 腾*,王焰新,郝振纯,2001,粘土对地下水中U(VI)的吸附作用及其污染控制研究,华东地质学报,24(3),181-185
郝振纯,苏凤阁,2000,分布式月水文模型研究及其在淮河流域的应用,水科学进展,11(增刊),36-43
郝振纯,苏凤阁,2000,新安江网格化月水文模型的改进,水科学进展,11(增刊), 80-86
苏凤阁*,郝振纯,2000,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理论研究及技术应用,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37-243
刘 凌,郝振纯,赵学民,2000,离子交换处理过程模拟研究,水利水电技术,31(8),55-58
冯 杰*,郝振纯,2000,CT在土壤大孔隙研究中的应用评述,灌溉排水,19(3),71-76
孙玉龙,郝振纯,2000,TDR技术及其在土壤水分及土壤溶质测定方面的应用,灌溉排水,19(1),37-41
任立良,刘新仁,郝振纯,2000, 基于HUBEX试验资料的土壤水时空分布模拟,水文,20(5),1-5
刘 凌,崔广柏,郝振纯,2000,多氯联苯在土壤水环境中生物降解过程规律研究,水利学报,第6期,6-13(EI 00115399716)
魏林宏*,束龙仓,郝振纯,2000,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庆大学学报,23(增刊),50-52
李国芳,夏自强,郝振纯等,2000,田间土壤含水率的变异性及监测误差分析,水科学进展,11(4),421-426(EI 01015479940)
郝振纯,任立良,刘新仁,1999,陆气耦合水文模式研究,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研究(一),气象出版社,237-245
郝振纯,孙玉龙,陈启慧等,1998,用时域反射仪(TDR)法确定非饱和土壤水力传导度和扩散系数,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3(增刊),141-146
孙玉龙,郝振纯,高国志等,1998,用TDR快速确定非饱和土中水分的入渗锋面,灌溉排水,17(4),43-46
孙玉龙,郝振纯,高国志等,1998,用时域反射仪(TDR)波形确定非饱和土中水分的入渗锋面,水利水电工程研究与实践,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64-266
刘 震,郝振纯,1998,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总体设计,水利水电技术,29(8),1-4
孙玉龙,郝振纯,陈启慧等,1997,用TDR确定砂壤土非饱和淹灌条件下氨的硝化反应及硝酸根的入渗迁移,环境科学学报,17(4),417-422
孙玉龙,郝振纯,陈启慧等,1997, 土壤体电导、土壤溶液电导和土壤水份之间的关系,河海大学学报,25(6),69-73
郝振纯,叶守征,曹晓亚,1996,Monthly Hydrological Model Used in Complex Underlying Surface Condition,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acro-Scale Hydrological Modeling,河海大学出版社,149-152
阮晓红,郝振纯,1996,氮在不同土质层中迁移转化特征研究,实验力学,11(增刊),52-56
任立良,刘新仁,郝振纯,1996,水文尺度若干问题研究评述,水科学进展,7(增刊),87-99
郝振纯,庄一鸰,1995,复杂下垫面地区水资源计算模型,水科学进展,6(增刊),1-7
郝振纯,陈 英,刘钢等,1995,土壤物理模型及数据采集系统,水科学进展,6(增刊),75-80
王 超,郝振纯,阮晓红,1995,垃圾淋溶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方程的解析解,水科学进展,6(增刊),40-47
陈 英,郝振纯,刘新仁,1995,淮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650-653
郝振纯,1994,黄土地区降雨入渗模型初探,水科学进展,5(3),186-192
郝振纯,1994,淮河流域水文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75-79
郝振纯,1992,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6),18-22
郝振纯,1991,水文地质参数垂向变化规律分析及应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