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实验平台
  您的位置: 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 >> 实验室简报 >> 正文
  阅读全文

2013年3月简报(总第三十三期)

 [添加时间:2013/4/15 15:48:13, 浏览次数:6071次 ]
本期要闻:
²   实验室接受科技部现场评估并进入前30%复评
²   实验室四项科技成果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²   张建云院士应邀出席“全球重大挑战峰会”并做大会报告
²   唐洪武教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²   龚政副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²   王慧敏教授喜获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²   实验室举办中德港口与航道工程青年学术研讨会暨德国学生技术考察活动
 
 
实验室接受科技部现场评估并进入前30%复评
    2013年3月4-5日,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专家对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按照不同的学科领域,都要接受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评估,评估期为5年。
    3月4日专家组召开了评估报告会,实验室主任彭世彰教授就五年来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作了工作汇报,张建云院士、任立良教授、唐洪武教授、陆永军教高、顾冲时教授分别作代表性成果汇报。河海大学校长王乘教授、副校长徐卫亚教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院士、副院长李云教高、副院长戴济群教高等依托单位领导出席了现场评估报告会,吴中如院士和团队学术带头人以及研究骨干参加会议。在现场考察中,评估专家组考察了实验室公共实验平台、水环境综合治理实验厅和水工新材料试验厅以及铁心桥试验基地等,对实验室的工作状态、研究工作情况、仪器设备运行和共享、人才队伍建设和对外开放、管理工作等进行检查,核实科研成果、抽查实验记录,并进行个别访谈等。3月5日,专家组召开评议会,讨论审议实验室工作情况,并向实验室依托单位口头反馈了评估专家意见。
    实验室在本评估期围绕五个研究方向,开展水科学应用基础研究,突出重大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实验室主持了“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项目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在水资源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估、不同陆面特征的水文过程机理及模拟、平原河流水动力过程及防洪安全调控、河口海岸滩涂高强度开发与治理关键技术、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分析与调控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研究成果,尤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规律的探索、产汇流理论与水文模型的发展方面,为水文学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本学科领域具有突出的学术地位。牵头完成了一批对我国水利水运行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基础工作,解决了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家科技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国内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力。
    实验室在建设管理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的领导下,逐级聘任形成了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术团队为基础单元的研究方向团队,具有一支年龄、专业和学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发挥实验室“人才特区”的支撑作用,聚集和持续吸引高水平人才,在领军人才和杰出人才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增长,成为高端人才汇聚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携手世界著名学术机构及知名学者,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在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国际学术影响力大幅度提升,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交流基地;围绕科学研究重点进行高水平开放实验平台建设,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能力,成为水科学领域的高端实验基地;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实现了实验室运行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并形成了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独特的实验室文化环境。两家依托单位坚持协同创新,构建了实验室协同运行体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实现了实验室的一体化运行管理。
    3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知实验室参加前30%实验室复评,目前实验室正在积极准备复评。
 
实验室四项科技成果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3年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实验室李云教授参与的“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与船闸水力学创新研究及实践”、张建云院士参与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陈生水教授参与的“高土石坝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吴时强教授参与的“高坝泄洪消能防护和雾化安全技术与应用”等四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张建云院士应邀出席“全球重大挑战峰会”并做大会报告
    应英国皇家工程院邀请,由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宋健院士率领的中国工程院代表团出席了于2013年3月12-13日在伦敦召开的首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Global Grand Challenges Summit)”,实验室张建云院士作为我国三位受邀院士之一,在峰会做了题为“水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New Challenges for Water Security)”的大会主旨报告,阐述了我国主要的水问题,探讨了全球环境变化给水安全带来的新挑战,介绍了中国正在或将要采取的应对战略和措施。
    “全球重大挑战峰会”由英国皇家工程院、中国工程院和美国工程院联合主办。本次峰会汇集全球近500位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管理者,共同研讨如何应对未来全球工程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次峰会的主题包括可持续发展、防灾减灾、工程教育、人类健康、技术与发展、丰富生活等6个领域。“全球重大挑战峰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下一届峰会将于2015年在中国北京举办。
 
 
唐洪武教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学术带头人唐洪武教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唐洪武教授,男,47岁,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河海大学副校长、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挂职)。长期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及地方重点工程研究项目80余项,在河流泥沙工程及防洪安全领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国家专利13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获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十大青年水利英才等称号。
 
龚政副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公布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实验室龚政副教授入选。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设立的专项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进行创新研究,每年评审一次,每次资助1000人。
 
《水稻控制灌溉理论与技术》获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河海大学出版社重点图书《水稻控制灌溉理论与技术》获提名奖。
    《水稻控制灌溉理论与技术》由实验室主任彭世彰教授和研究人员徐俊增教授编著。水稻控制灌溉理论与技术作为我国促控栽培稻作理论又一新的代表成果,是几代研究人员持续性试验研究提出的水稻节水灌溉特色成果,汇总了该团队二十余年试验研究的精华,是一项“在实践中诞生,并经实践验证”的水稻节水灌溉理论。
    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是省内新闻出版最高奖,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版权)局、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主办,每三年评选一次。本次共评出出版物奖191个,其中图书奖30个、图书提名奖30个。
 
郑金海教授带领的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团队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2年度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名单(苏教师2012[39]号)。经学校推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实验室方向团队带头人郑金海教授带领的团队入选资助的40个培养对象。
    2008年,郑金海教授开始负责建设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方向研究团队,通过培育汇聚研究力量、追踪学科研究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逐渐形成本研究团队。团队包括6名固定人员,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还有博士后研究人员3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8人。团队成员目前承担“97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水利公益性行业专项等研究项目12项,获得2009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年度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
    团队将深入开展河口海岸水沙运动随机和非线性过程等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完善港口、航道、海岸与近海工程水沙数值模拟技术,提高服务工程建设的研究能力,探索从流域-河口-海洋整个系统研究港口、航道、海岸及近海工程水沙运动的科学问题和调控技术,努力在海岸动力学基础理论与模拟方法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方面取得创新突破,为河口海岸综合开发、治理与保护提供科技支撑,为实施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做出贡献。
 
 
 
金光球青年教授获“2010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荣誉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日发布了“2010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金光球青年教授、唐洪武教授、李凌教授与D.A. Barry教授一起发表于国际权威水文期刊《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水资源进展)的论文《Transport of nonsorbing solutes in a streambed with periodic bedforms》(水流沙波作用下非反应性污染物在河床中的迁移机制)入选。
    该论文主要揭示了水流和沙波作用下的两种潜流交换机制---对流和扩散。前人认为上覆水和河床之间交换的主要机理为扩散作用或对流传输,本研究通过实验,采用微量进样器抽取沙波不同位置的沙床孔隙水,测量孔隙水污染物浓度,首次获得在沙波存在情况下污染物在河床中迁移和释放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和模拟,发现在河床上部,对流交换比较强烈,相对扩散作用较弱;而在河床下部,扩散作用占主导作用。
    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于2007年推出了“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评选,旨在引导我国论文发表由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转变,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主要评选指标有论文的创新性、发表论文的期刊水平、研究是否处于学科前沿、合著论文中我国作者的主导性以及论文的国际知名度等。
 
1.王慧敏教授喜获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四批)立项名单,实验室王慧敏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保障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重大项目获准立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包括应用对策研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三类。应用对策类主要资助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基础理论类重点支持一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对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关键作用的重大基础理论和文化研究课题。跨学科研究类旨在鼓励通过不同学科的视角、知识、方法和人员的交叉融合,研究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复杂性、前沿性、综合性问题。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四批)发布了50个招标课题研究方向,共受理投标课题323项,经过通讯初评、会议答辩复评、网上公示等规定程序,共有41项课题最后中标,其中江苏省高校中标4项。
 
2. 郑金海教授获得中英博士生教育及科研合作伙伴关系项目
    日前,国家留学基金委公布了确定的30个2012年度中英博士生教育及科研合作伙伴关系项目(留金欧[2013]6004号)。经中英双方专家评审,实验室方向学术带头人郑金海教授与英国University of Dundee的Dongsheng JENG教授联合申报的Modelling Of Very Large Tidal Current Turbine Arrays And Their Impact On Coastal Environments项目入选。
    研究课题旨在阐明大规模潮流能发电装置与海岸相互影响机理,并成功开发高效可靠的可用于描述和预测这一复杂现象的数学模型。通过开展单个和多个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观测发电装置对其周边水动力特性、尾流形成、泥沙输运、海床变形和土体稳定性影响的物理现象。建立精细的三维数学模型,分析大规模发电装置的流速和压力特性及其对涡轮机叶片振动、泥沙起动和海床冲刷变形的影响机理。同时,通过该博士生互访和联合培养,进一步了解中英高校在博士生招收、培养、管理等方面的差异,为今后双方高校的博士生交换培养的正式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中国教育部与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签署的关于《中英博士生教育及科研合作伙伴关系项目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合作开展“中英博士生教育及科研合作伙伴关系项目”。该项目对每个高校科研合作伙伴关系的资助期为2年。在此期间,每对科研合作伙伴高校可互换不超过6人的科研团队到对方院校或研究机构进行一次访问。科研团队中必须同时涵盖研究人员和博士研究生两个类别,包括:研究人员1-3人,博士研究生1-3人。双方选派的博士研究生在外停留时间总计不超过24个人月,每名互换博士研究生到对方合作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停留时间为3-12个月。
 
 
 
学术交流与视察访问
1. 张建云院士等一行访问英国和爱尔兰相关大学及研究机构
    2013年3月13-19日,张建云院士、吴时强教授、陆永军教授、王国庆教授一行先后访问了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Dublin)、英国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和英国沃灵福德水力研究有限公司(HR Wallingford Ltd.)。
    在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访问期间,张建云院士与该大学Dooge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Bruen教授共同主持了学术交流会,分别就气候变化、地下水模拟、海岸工程、防洪减灾、新能源开发等专业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进一步加强合作等议题达成了初步意向。
    访问英国斯旺西大学期间,张建云院士受聘为该大学名誉教授,Richard Davies校长为张建云院士颁发了聘书。为深化双方合作,张建云院士与Richard Davies校长签署了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双方今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代表团还参观了该大学的水力学、空气动力学、结构与防震、海水淡化、海洋工程、雷达测雨等实验室和低碳研究中心,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在英国沃灵福德水力研究有限公司访问期间,代表团与公司董事长Stephen Huntington院士、总裁Jane Smallman博士、技术总监Ian Townend院士等进行了技术座谈,就双方深入合作方式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在Townend院士的陪同下,代表团还参观了船舶模拟实验室和水力学实验室,就城市防洪、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学术交流。
 
2. 实验室举办中德港口与航道工程青年学术研讨会暨德国学生技术考察活动
    3月10~20日,中德港口与航道工程青年学术研讨会暨德国学生技术考察活动在实验室举办。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Franzius水利、水运与海岸工程研究所主任Torsten Schlurmann教授、Nils Rene Goseberg博士和16名硕士研究生与实验室师生在海岸动力学、港口与航道工程、海岸防护等研究领域展开学术交流,参观了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河口航道实验室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大厅。实验室郑金海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河海大学国际合作处陈红胜副处长向德国代表团介绍了学校的相关情况。
 
3.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执行主任访问实验室
    2月20日,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执行主任Christopher George博士应邀访问实验室。
李云教授等会见了George博士,并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就合办期刊、共同组织水相关会议及创新大赛、专业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会后,George博士一行参观了实验室及铁心桥实验基地。实验室先进的科研水平及优秀的实验条件给George博士留下了深刻印象。
    实验室与IAHR的合作历史渊源深厚,主要研究领域极为吻合。实验室与IAHR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互动频繁,交流不断。
 
4. 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夏兵司长一行参观实验室
    2013年3月29日下午,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夏兵司长一行三人在河海大学唐洪武副校长的陪同下来到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王文副主任热情接待了来宾,介绍了实验室的定位与特色、研究方向、科研与成果、地位与作用、队伍与人才和运行与管理等情况,随后陪同来宾参观了水文水资源基本规律实验平台、水生态与水环境实验平台和同位素水文实验平台。
    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计划处王嵩处长及国家外专局教文卫专家司交流处李莉处长陪同来访。
 
5. 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所所长赵海滨一行参观实验室
    2013年3月24日下午,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所所长赵海滨一行在徐卫亚副校长的陪同下来到实验室进行参观访问。赵所长一行在了解了实验室的历史沿革、科研成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后,参观了相关实验平台。
 
6.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学生参观实验室
    2013年3月18日下午,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初一学生三十余人来到实验室进行参观。同学们首先了解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的研究内容,随后参观了水生态及水文基本规律实验平台,大家对人工降雨以及降雨的水文过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电 话:025-83787286    传真:025-83786606
邮 编:210098
网 址:http://www.hydro-lab.cn
    wdl@hhu.edu.cn
返回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 平台管理 | 办公管理入口

      地址:江苏南京西康路1号 河海大学    南京市广州路223号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邮编:210098  电话: 025-83786606    传真:025-83786606  E-Mail: wdl@hhu.edu.cn 

      版权所有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